附中雁塔校区
今天是 :

德育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德育管理 > 正文

那些年,辉煌一时的遗迹

日期:2013-04-16 点击数:  来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作者:校办 

要知道,西安不仅仅只有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我们还有明德门、还有西安天坛、还有杜公祠。

(一)明德门

从我家向北走不远便是明德门遗址。住了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明德门遗址进行调查。在当年的发掘简报上,考古队用“其规模相当宏伟,像这样一门五洞的庞大城门,在过去发掘中尚无先例”佐证了明德门在唐长安城的特殊地位。

据考古发掘推测,明德门最早修建于隋代开皇二年建大兴城时,在唐永徽五年前,其城门楼已遭一次火烧劫难被毁,唐永徽五年重修其城门时,明德门成为重修重点之一。据推测,明德门的彻底烧毁废弃很可能是在唐末朱全忠劫持唐昭宗李晔至东都洛阳的前后。

回望一千年前的唐长安城,明德门被视为进入都城之‘正门’,作为隋唐长安城南外城郭一道最重要的城门,它连接着城市内外。明德门以北便是皇城正门朱雀门,它和明德门间长达五公里余,宽达一百五十米,是当时长安城南北干道。

每逢登基,或冬至、正月上辛与孟夏之时,当朝皇帝都要沐浴斋戒,亲率百官从长安城北的宫殿,一路浩浩荡荡沿着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门,在明德门外的园丘坛进行祭天活动。礼毕归来,复入明德门,鼓乐高奏、引导回宫。

除了是天子参加祀典的必经之路,还是民间为攘除灾祸经常举行大规模祭祀的重要场所。隋唐时,民间有遭遇久雨、则禜(古代攘除灾害之祭)于国门的传统。《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与咸通九年(868年),因长安久雨不晴,民众都曾在明德门举行过“禜门”祭祀乞晴传统仪式,其中天宝“十三载秋,大霖雨,害稼,六旬不知止。九月,闭坊市北门,盖井,禁妇人入街市,祭玄冥(水神)大社(社稷),禜明德门”。“咸通九年六月,久雨,禜明德门”。

作为出行要道,明德门还能体现出当时的交通制度。在明德门发掘时的门址痕迹可以看出,在五个城门道中,只有东西两个门道只有东西两个门道有车辙,不少车辙是从中间三个门道的前面绕至两端门道通行的,可见当时中间三门是不准行车的。而从车辙绕门而行的方向,还可看出当时“凡宫殿及城门,皆左入,右出”的“交通规则”。据此,明德门的五个门道,两端二门为车马出入通行,其次二门是行人出入,至于当中一门,是专供皇帝通行的御道。因此,唯有这个门道内的石门槛极其精致,上面刻有流畅的卷草花纹,线雕鸳鸯,顶面还有浮雕的卧狮。

正是这样一座气势宏伟的、地位重要的城门,现在却沉睡在一堆荒草和垃圾之下。

明德门遗址现位于杨家村内被一群破旧围墙包围的空地内。在长满荒草的遗址上,两块石碑被满地垃圾包围着。所以村民门干脆成这片空地为垃圾场。这便是昔日英姿飒爽的明德门的容身之处。

(二)西安天坛

还是从我家出发,向东走,有一条路叫天坛西路。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叫,后来才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西安天坛。

在北京天坛闻名天下的同时,有多少西安人知道西安也有一个比北京天坛早了近一千年的西安天坛。

西安不仅有天坛,而且还被专家称为“天下第一坛”。据史书记载,西安天坛的叫“圜(huan)丘”,到明清时,把祭祀上天的多层圆台形建筑称作“天坛”。虽然名字不同,但西安圜丘却是北京天坛的老祖宗。西安圜丘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比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北京天坛早了近一千年,从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314年,隋文帝以及唐代的21位皇帝都曾在此进行过隆重的祭天礼仪。西安圜丘共有四层,而北京天坛则只有三层,所以,“无论从规格级别,还是历史年代来看,西安天坛都无愧于‘天下第一坛’称号。”

而现在西安天坛被锁在陕师大老操场旁边的一个大红铁门内。四层高台层层叠上去,对面的第一层台体有两米多高,一道宽阔的阶梯直通上顶,仿佛一条天梯,西安天坛共有12陛,将整个坛体分为12个扇形,唐代文献中称12陛为“十二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暗指天上的十二个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宽最长,是皇帝登坛的阶道。

纵使她的地位在过去有何等显赫,现在也只能静静的安坐在陕师大旁的深巷中,被众多的西安遗忘着。

(三)杜公祠

又是从我家出发,向南走。在长安区韦曲镇少陵原畔有明嘉靖五年所建的纪念杜甫的杜公祠。有多少西安人不远万里去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去缅怀自己的同乡。

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祠院内有三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宝。展示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等。现杜公祠系清代重修,1960年辟为杜甫纪念馆。

西安是座文化古城,积淀着许多文物古迹。周围到底有多少文物与明德门遗址纪念碑一样与垃圾为伴、向西安天坛一样无人问津、同杜公祠一样鲜为人知?

还是那句话,西安不仅有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我们还有明德门、还有西安天坛、还有杜公祠。她们同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一样都是历史、都是祖先的心血和精神,不应与垃圾为伴、无人问津、鲜为人知。

我希望那些年名噪一时的遗迹能重新被人们了解、被人们追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