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雁塔校区
今天是 :

德育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德育管理 > 正文

盛世朱雀街

日期:2013-04-16 点击数:  来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作者:校办 

朱雀大街,如今这条历经了一千四百多年风风雨雨的大街已恢复了最质朴的宁静。如果我们把时光倒流回一千四百多年以前,这条超级大道有着长安城最宏大最繁华的历史。漫步这条繁华的大街,让我们一起来追溯这条超级大道的历史——朱雀大街的历史。

如今的朱雀大街已不能与盛唐时期的那条大街相比较,它在长安城里,没有东大街繁华,没有书院门的古朴,没有德福巷的时尚。然而,正是这条大街,却真实而生动的真证长安城的沧桑巨变。当唐高祖李渊在接隋朝江山的时候,同时也接过隋代大兴城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料到,日后的长安城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当时长安城之大,也许已经超乎了城市所需要的地步,以至于城西北部成为外围地,坊内住房稀少竟可以耕田。自然,朱雀大街也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城的第一大街。

盛唐时期,那时的朱雀大街宽约为一百五十米,长约为五千零二十米。南面正门朱雀门与承天门及外郭城的明德门在一条线上。而现在的街道,只能望其项背了。它充分的显示了帝国的伟大胸襟。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街东归万年县辖,街西归长安县辖。以此为界线,从城南正中的明德门延伸出去,一条笔直的大路直达南山石砭峪。经过一千四百多年的磨砺,今日的朱雀大街瘦弱得只剩下30多米宽了长度竟连三分之一都也达不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改变了朱雀大街的容貌。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雁塔之上时。明德门徐徐开启。朱雀大街倘开怀抱,迎接四方的客人。学子们行色匆匆,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踏上朱雀之土,进入城中,雁塔题名;商人们熙熙攘攘,骑着骆驼,穿过朱雀大街,云集西市,丝绸之路架起东西方交往方交往的桥梁;少数民族的使者鱼贯而入,列队走在朱雀大街之上朝拜他们的天之可汗,僧侣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穿越朱雀大街,带来了伊斯兰教,拜火教,基督教,并且迅速融入帝国文化之中。遣唐使在国人的期盼中,远赴大海另一边,从朱雀大街走向长安,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西方的使者们谨小慎微地走在朱雀大街,用无比艳羡的目光目睹帝国的繁荣与盛世。

每日,随着承天门的鼓声响起,明德门的徐徐开启,城内外百姓,中亚,波斯各国,四裔胡人,葱岭西域人纷纷进入长安城,朱雀大街是唯一进入长安内城的大道。可见,那时的朱雀大街是那么的宏大、繁荣、昌盛。

沧海桑田,历史巨变,如今的朱雀大街,已完全的变了模样。今天的朱雀大街虽不像盛唐时期那般雄伟,壮丽。也没有承载了当时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可磨去这个时代,这条超级大道的历史作用,行走在今天的朱雀大街上,在种满国槐道路两旁,唐代遣留的千古风流痕迹依然在轻轻诉说着昔日的盛大和繁华。

在朱雀大街的两旁有大兴善寺,朱雀大街文化墙,小雁塔,西安博物院,荐福寺公园,同时,陕西血液中心,西安中心血站,陕西邮政局、陕西省药检局等,也依偎在朱雀大街的两旁。这些历史古迹,政府企业都使这条昔日的超级大道添彩添光,熠熠生辉。

古今变迁,历史回转,一个千年的超级大道,一段曲折的历史都诉说着长安城里的繁荣与昌盛。它的未来,必借助着这此镶嵌在其街道两旁的历史文化明珠又将迎来了一个“梦回唐朝”的繁华。

当日落之后,唯有这条大街还在对无数事物,诉说着那段繁华的历史。

“一朝看尽朱雀街,万年仰慕大长安。”

朱雀大街。一条通往大唐盛世的大道。也正是我们中国的盛世朱雀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