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校教科研战线喜迎丰收,继18篇论文获得省级奖项后,市教科所又传捷报,我校31篇教科研成果在西安市教科所举办的“2011年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10篇作品获得一等奖,9篇作品获得二等奖,12篇作品获得三等奖。
本次征文活动系市教科所在2011年举办的、面向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的成果评选活动。我校接到通知后,教研室积极组织、认真开展了申报工作,共上交36份作品。征集的成果数量大,范围广,涉及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调查报告等多种成果类型。36份申报成果中31份获奖,获奖率高达86℅,再一次体现了我校教师不断钻研的探索精神和较高的教科研水平。
本次获奖是我校一直以来重视教学科研,注重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教师自身不断反思、不断钻研的成果。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及时将各项教科研成果运用到一线课堂,进一步总结课改经验,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附:获奖名单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王吾堂
| 论 文
| 略谈中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 一等奖
|
秦万学
| 论 文
| 桃花韵依依——桃花美感探析
| 一等奖
|
刘百海
| 论 文
| 角度,课题教学中史事和事理提炼的关键
| 一等奖
|
王亚贤
| 调查报告
| 关于《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和学生对教法、学法的心理倾向》的调查报告
| 一等奖
|
张巧兰
| 论 文
| 论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
| 一等奖
|
史玉鸽
| 论 文
| 找准教学反思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一等奖
|
史玉鸽
| 论 文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有序高效
| 一等奖
|
刘海荣
| 论 文
| 以《英雄甘地》为例来看中学历史人物教学策略
| 一等奖
|
黄 丽
| 设 计
| Unit 3 A Healthy Life第一课时
| 一等奖
|
王兴顺
| 设 计
| 细看“一样”大不同 复习课
| 一等奖
|
张 玺
| 设 计
| 拿来主义
| 二等奖
|
蔺 维
| 论 文
| 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家校合作
| 二等奖
|
夏 闻
| 论 文
| 如何评改课外练笔
| 二等奖
|
姜佩璇
| 论 文
|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 二等奖
|
王亚贤
| 论 文
| 加强自身修养,创建有效地理课堂
| 二等奖
|
戴丽君
| 论 文
| 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 二等奖
|
任金侠
| 论 文
| 浅谈文言文人物传记教学的策略
| 二等奖
|
王变芳
| 论 文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
| 二等奖
|
杨朵朵
| 论 文
| 课堂因你而精彩——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 二等奖
|
刘百海
| 论 文
| 从2011年陕西中考历史谈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 三等奖
|
张 玺
| 论 文
| 呼唤“课堂激情”
| 三等奖
|
赵 琦
| 论 文
|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内容
| 三等奖
|
武秀玲
| 论 文
| 作文评改方式创新之课堂指导
| 三等奖
|
黄 丽
| 论 文
| 背诵——掌握英语基本技能的法宝
| 三等奖
|
侯秋玲
| 论 文
| 孟子长于比喻——解读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譬喻
| 三等奖
|
杨 城
| 论 文
| 未雨绸缪——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前预习
| 三等奖
|
李益清
| 设 计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三等奖
|
赵红利
| 设 计
|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 三等奖
|
邱 伟
| 论 文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三等奖
|
赵 静
| 设 计
|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
| 三等奖
|
周耘冰
| 设 计
| 《遗传病》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