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开阔教育文化视野,4月18日下午,我校特邀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西安知无知文化空间创始人谌洪果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归根复命:人文通识教育漫谈》的专题讲座。本次报告会由我校教研室王吾堂主任主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一起参加了培训。
报告会开始,教研室王吾堂主任向大家隆重的介绍了谌洪果教授的个人经历、成就及本次讲座主要内容方向,报告会在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和期待中开始。
谌洪果教授首先为大家梳理了西方通识教育的发展变革及价值取向,接着,结合中学教育,他重点讲解了人文通识教育需重点培育的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并对其内涵及价值分别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诠释。什么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他认为,主要包含逻辑思考能力,关联性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就是清楚地表达能力。思考和表达的区别在于,“思考是与自己交流,表达是与别人交流”。而判断能力是关于是如何把全部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是提升那种将普遍规则运用到具体的、转瞬即逝的新环境中的能力。他以哈姆雷特“做不做是个问题”为案例,指出依据直觉和本能做出的判断,背后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辨别价值的能力是在价值多元时代的要具备价值判断能力。尽管价值是多元的,但总有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例如人类文化传承中经典作品,既复杂又简单,对人类文明的架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伟大思想家对一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进行最重要的回答。所以我们要常读常新,“一通百通”。
谌洪果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以平实轻松的语言“漫谈”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经典阅读,教育目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分享了他对教育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显示了他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功底及博采众长的能力。讲座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启发性强。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王吾堂主任组织参训老师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经典阅读方法、对历史的解释原则等问题与谌洪果教授做了现场互动交流,氛围热烈,大家获益匪浅。
最后,孙鹏伟校长代表大家感谢谌洪果教授为我们大家带来的丰盛文化大餐,他说,本次讲座精彩的内容无疑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教师的思想情操、品德作风、治学态度、言谈举止、文化教养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广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往往会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从而对学生表现为“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教育、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