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雁塔校区
今天是 :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课改给力 精细管理 教研开路 精品发展

日期:2012-10-12 点击数:  来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作者:校办 

在西安,如果有一所中学2008年的中招分数线仅仅445分,比西安市几所标准化示范高中的中招录取线平均低60多分,这所中学能算一流中学吗?不能,绝对不能。但如果你再了解一下这所中学从中考成绩到高考成绩的提升幅度人均超过112分,使2011届的一本上线率达到39.22%,二本上线率达到76.14%;2012年再上一层楼,一本上线率达到48%,二本上线率达到84.8%。要问这所中学能算一流中学吗?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能,肯定能!”

这所中学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这是一所能使中考二三流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精心打磨在高考中获得一流成绩的学校,这是一所借课改强劲之力,凭借专家精细管理,依托教学研究开路,追求“精内涵、强特色、高品位”发展的学校。

一、课改给力,创造一片自由奋飞的蓝天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直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所完全中学,属西安市重点中学及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中学。交大二附中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西安交大医学院学生区,环境清静,交通便利,人文环境优越,硬件设施齐全。自2007年进入高中课改以来,交大二附中的教学面貌日新月异,教育质量飞跃发展,社会影响与日俱增。

交大二附中以“规范+特长,给学生一片蓝天;爱心+优教,给学生一双翅膀”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借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春风,熔炼出“学生本位、德育为先、素质教育、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科研强校、关注人本、追求高效”的办学理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素质教育,尤其在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创造了雁塔区乃至西安市教学质量飞跃式发展的典型范例,与交大附中共同肩负起了西安交大东、西两校区的教职工子女基础教育的重任。

近五年以来,交大二附中先后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术团体评为“陕西省316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雁塔区优秀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国家JIP实验学校”、“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基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验学校”等50多项称号。与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签署合作协议,与中国教育学会签约,成为“名师课堂教学研究”项目学校,与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INET CHINA”加盟校。先后受到省市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注和称赞,杨希文、王建华、李广瑞、李尚俭、许建国、黄新南等数位现任、时任行政领导曾莅临交大二附中视察或题词。

二、管理精细到位,铸就一双翱翔蓝天的翅膀

1.制定计划到位,明确奋斗目标

二附中既有长远规划,又有三年发展规划,还有每学年,每学期的学校工作目标、处室工作目标和年级组质量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以高三备考为例,具体环节包括复习阶段、练考次数、阶段反馈、专家会诊、专项突破、分层提升等。

2.学情摸底到位,教学有的放矢

按照课标评价原则,我们采取了模块测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方式,把脉学情,确定分层,制定提升举措,并将年级“培优”和“提高”的学生包干到具体科目及教师。

3.质量监控到位,家校联合保质

以强化处室服务意识为宗旨,教务处牵头,政教处和教研室及时监控复习进度、学生状态和质量反馈。为此精心组织“三会”——质量分析会、学生鼓劲会和家长通报会。

4.半年总结到位,逐人分析学情

每学年每学期各年级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一起就班情班风、学情学风进行逐班逐人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性提出本学期个性化的质量提升举措。

5.专家指导到位,突破高原现象

孙校长亲自准备物理专题讲座,特级教师王吾堂精心准备高考语文难点专题讲座,其他学科组织本校资深老师或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突破提升瓶颈,拓展提升空间。

三、教学研究开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交大二附中作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和市级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基地学校,特别是作为教科研主任室出身的孙校长,对学校教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得非常深刻。

1.小课题做大学问:解决课改中的具体问题

作为 “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小课题研究基地学校”,我校小课题研究着眼解决课改中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切口较小、时间较短,成效显著。

2.小研究培养大兴趣:水果王国里的化学实验课

小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影响就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化学教师戴丽君老师运用“导—讲—练—提”模式的导学稿教学,不仅解决以往“教师讲的多、学生会的少”等问题,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把难记的反应式趣味化,让学生先“心动”,后“行动”,再“激动”,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3.小研究增长大智慧:教师大发展,学生长进步

小课题研究的好处还在于,教师进行研究,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将课题研究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有机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加深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质疑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以往单靠接受性听讲难以实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效果。

四、强化层级管理,充分发掘教与学的潜能

1.强化科学理念指导

科学的理念来自具有科学含量的课改实践,又对新一轮的课改实践和教育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孙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①强化处室服务意识,强化年级组的管理功能;②强化领导表率作用,强化全员改革意识;③强化领导的自身修养,带领全员高效工作。全体管理者,既要有课改的宏观思维,又要有课改的微观能力,既要“管好一个面”,又要“蹲好一个点”,还必须“上好一门课”

2.强化制度制约作用

孙校长主持修订了《交大二附中教科研奖励条例》、《交大二附中年终量化考核办法》,新制定了《交大二附中课题管理条例》《交大二附中教研活动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科学管理追求公正,以制度制约实现公平。

五、精心经营教学,确保课堂的优质高效

1.精心研究课标

交大二附中全体老师,自2007年6月开始高中课改以来,就在校教研室的指导下,人手一册,人人自学,集体培训,多途径把握课标精神,多渠道领会课标理念,使课改始终没有偏离方向。

2.精心经营课堂

学生“轻负高质”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如何实现课堂高效?交大二附中在课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和尝试。第一,从2007年秋季开始的导学案设计与实施的教学研究,解决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自2011年初开始的“导+讲+练+提”模式的导学案创新设计与实施,不仅解决了学生课外预习的问题,还解决了课堂二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小组班内展示、当堂自主小结和课后巩固提升等课改教学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创新思维的阵地。

3.精心跟进辅导

为了解决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等问题,我们从初一就开始了个别跟进工作,一是跟进尖子生,二是跟进跛子腿,三是跟进临界生。对尖子生跟进着眼于提升摸尖,对跛子腿跟进着眼于摸尖治跛,对临界生跟进是为了促使其上线,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 者:王吾堂

通讯地址:西安市朱雀大街102号 西安交大二附中

邮 编:710061

电 话:029-82655452(办)1399289989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