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新学期第一天,恰逢元宵节。我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共庆上元佳节。
元者,首也。新年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元月,元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即为元宵、元夕。元宵节是新年第一次月圆,预示着一年的团员美满,因此也很早就为中华民族所重视。早在西汉初年,汉文帝即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位元宵节。
道教兴起以后,以上、中、下三元,对应天官、地官、人官。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有天官赐福之说。佛教东渐以后,其燃灯供佛的习俗也渐渐在民间流传开。南北朝时,梁武帝笃信佛教,令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至唐代佛教大盛,元宵节张灯之习俗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元宵节因此也被称为灯节。
至此,元宵节已经成为历代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欢乐之节。庆祝时间少则3天,多达8天。逐渐衍生出赏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社火等习俗。每逢元宵则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观灯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因此有闹元宵之说。在封建礼教严苛的宋代,唯独元宵节允许妇女出门赏灯,也因此诞生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千古佳句。
2023年的元宵,初二年级的同学们走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不仅有干净整洁的教室,整齐摆放在桌上的新课本,黑板上的欢迎词,老师们温柔的笑脸,每位同学还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料峭春寒中迈入教室,迎面而来的而是扑鼻的枣香,是沸水中滚动的汤圆,是弥漫开的水汽,是老师亲手递过的汤圆,是身边四五十张灿烂的笑脸,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情。
这必将是每一个孩子生命相册中最美的照片。
初一年级则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实践活动。同学们自己动手,将奇思妙想化为一盏盏精美的手工花灯;剪纸纳福,让一张张彩纸幻化为寄寓美好祝福的作品;图文并茂,将节日文化融化在一笔一墨之间;系上围裙,为家人煮上一碗包含亲情与温馨的汤圆。在实践中复活古老的节日。











元宵节,我们的节日。交雁的老师同学们正一起努力,将它从书本上的节日、课堂上的节日,融化成身边的节日,血脉中的节日,随着中华文明绵延千秋万世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