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于今天上午10时许举行。此次太空授课由神舟十号女宇航员王亚平担任主讲,另外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尧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我校高一全体师生在我校大电教室集体收看了这次精彩的太空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感受神奇的太空授课,我校临时调整了学生们的课程表,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及时在大电教室观看太空授课的直播。这是一次特殊且难得的与神舟十号航天员接触的机会,引起了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座无虚席。全体学生在满怀期待的气氛中走进了这次神奇的课堂。
“太空和地球截然不同。”讲解员王亚平老师用一幅神奇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神秘的太空生活。每位学生对航天员的太空饮食、起居、卫生、娱乐方式及对航天员在太空中如鱼儿自在生活的情景赞叹不已。视频中的一句:“产生如此之大的不同点,原因在哪里呢?”这种以讲解与提问、思考、回答相结合太空视频资料,与以往的观看方式相比,明显有了新的突破和改进,成为此次观看活动的第一大亮点。

接着,王老师为全体学生讲解了航天员的质量计算方式,用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解释了质量测量仪测量的结果,并设置了现场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现场计算宇航员聂海胜的质量。同时,宇航员用太空小球圆周实验做了清晰的演示,与地面小球运动相区别,“这是为什么呢?”在王老师的解说下,现场学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这是太空小球失重的结果。”甚至,现场部分同学已经开始模拟实验,似乎想迫不及待地揭开神奇的太空奥秘。在观看过程中,我校高一年级同学与视频中讲解员的积极互动,成为此次观看活动第二大亮点。
随后,王老师用了诸多水实验及奇特的物理现象为我们展示了太空的美妙景象。这些景象告诉我们,现在的航天技术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利用太空资源来造福人类。现场学生用不断雷鸣般的掌声为王老师的精彩讲解表达了敬佩之情。在此次太空授课的科普活动中,高一年级的同学对自己先前较为陌生的太空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结束之余,意犹未尽,围着物理老师,阐发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都市快报》栏目的记者全程拍摄了我校师生观看太空授课的全过程,并现场采访了3位学生和我校高一年级物理老师李永伟。其中一位接受采访的同学说:“我想,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应该关注我们国家的这项重大活动,它不仅是一次太空的神奇之旅,而且它更是展现我们民族力量的一次重要契机。” 接受采访的三位同学均表示:王亚平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太空中的测量体重、做水膜、水球、陀螺转等实验,都带给了大家前所未有的震撼。这一堂神奇的物理课,不但带领我们完成了地球上不能实现的实验,同时更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文化知识探究科学奥秘的意识。李老师更表示,如果能在教学中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环境,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失重条件下的实验,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