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育》(双月刊)2015第2期同期刊登了交大二附中孙鹏伟校长等老师撰写的四篇教育论文,多维度展示了二附中“多元智能发展,快速提升质量”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交大二附中全体教职工在孙鹏校长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规范+特长,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爱心+优教,最大化发掘学生潜力”的办学理念,瞄准“高品位、强特色、精内涵、育英才”发展目标,以质量立校,以德育养校,以科研兴校,以文化强校,使交大二附中登上了“专家引领、特色示范”的教育高地,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术媒体的高度关注。
一、“三个最大”保证教育质量
发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开发学生智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智慧和能力;培养学生技能,最大力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品质和能力。孙鹏校长其所撰写的教育管理论文《教学管理改革:凸显“机制的引领——基于西安交大二附中”十项教学管理“助推”高效课堂“的落实》一文,紧密结合二附中近年来教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深刻剖析了二附中覆盖“备、教、批、导、考”五大教学环节,又全面改革管理机制、真正落实高效教学、有力保障教育质量的“十项教学管理”措施:规范备课标准,增添教案评价新元素;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增添有生命的评价标准;规范作业批改管理,添加多元评价标准;规范自习课的管理,落实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规范各类考试管理,落实检测反馈时效;规范课外练习管理,落实轻负高质;规范校本研修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效益;规范教学评优管理,落实团队合作意识;规范课程改革管理,落实三个“双轨制”;规范学生评教管理,落实学生评教实效”。概括来说,就是“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练习、研修、评优、课改、评教”十个方面的教学管理流程及规范管理举措。并论述了通过十项管理措施所形成的特色管理流程及其实施价值,那就是凸显“机制“的引领,助推“高效课堂”。
二、“课内课外”落实养成教育
规范学生行为,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狠抓学习习惯,最严格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聚焦优质课堂,最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教务处戴丽君主任撰写的《合作研修,共同提升——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全程评优活动尝试与思考》,系统的阐述了我校教务处开展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合作研修,共同提升”为主题的全过程课题教学评优活动的经验及成果。全面分析了二附中“课例研究”创新亮点就是“六个转变”,即由“个体钻研”转变为“同伴协作”,由“教师研究”转变为“师生共研”,由“定性意义”的交流反思转变为“定量评价”的集体反思,由单一的“专家评课”变为同伴、同学和专家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将课例研究的视角由“教师之教”转向“学生之学”,既追求个体成长,又培养备课组团队,并指向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共同评价”的成长乐园。
三、“经典阅读”拓展文化视野
撷取国学经典,最准确地传承民族文化之血脉;精读文学经典,最真切地走进世界文化之殿堂;咀嚼哲学经典,最深刻地把握中外思维之精华。由招生办主任、教务处副主任秦万学老师撰写的《书香校园自芬芳——交大二附中”读书工程“纪实》一文,对二附中近四年来全面开展的“读书工程”,包括书目的选定、阅读的目标,指导的方法,评价的方式,以及成果的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概括和理论性论述,反映了二附中营造“书香校园”,实施“经典阅读”特点和亮点,阐述了“经典悦读”对于拓展师生文化视野、奠基学生心灵的意义和价值。文章指出:“读好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总相伴,助力成长;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充盈内心。”
四、“教研辐射”达到示范引领
“为教而研,研以助教”,最直接地将教研服务于教学;“课题切入,课案呈现”,最快速地将成果应用于教学;“专家讲座,成果发表”,最广泛地将思想辐射于周边。由校长助理、特级教师、教研室主任王吾堂老师和教研室干事杨朵老师撰写的纪实文章《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养经典研读塑造文化形象——记交大二附中2015年度校本小课题开题展示暨第六届教师名著导读大会》,以教育叙事的笔法,以新闻通讯的形式介绍和报道了交大二附中2015年度校本小课题开题及第六届教师名著导读大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交大二附中自2011年以来,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每年立项和结题五六十项校本课题。这篇纪实文章对2015年立项的73项校本课题所涉及的二附中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和文化强校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和探索方向给予高度概括和评价。其一,围绕“质量立校”,校本课题指向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其二,围绕“文化强校”,校本课题指向旨在奠基学生心灵、培养人文情怀的“读书工程”;其三,围绕“德育养校”,校本课题指向中学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及班级管理等内容;其四,围绕“文化强校”,校本课题指向文化引领、文化强校、文化塑造心魂的实践与探索。
这篇纪实文章,还对二附中第六届教师教育名著阅读工程之导读做了纪实性报道和指导性评价。优秀青年教师胡晓平对马英志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影响中国教师的30部外国教育名著》一书做了精彩导读和讲解。导读老师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讲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从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讲到斯宾塞的《教育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同时,又对不同流派阐述的教育观点,如构建主义的理论体系做了精到细致的讲解。王吾堂老师的纪实报道从理论的高度对文化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视角阐释了阅读教育名著的哲学意义,他说“把思想作为学校文化的底色,把研究作为教研文化的本质,把尊重、公正、包容和快乐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学校就会有奇迹,学校就一定能够有发展”。
备受西安市教育界关注的反映交大二附中特色发展的这四篇文章,同期刊登在《西安教育》杂志,既是西安教育界领导、科研部门和教育媒体对二附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认可,也是对二附中全体教职工的鼓励和激励。二附中全体同仁一定会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发挥出更大的潜能,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精细工作中去,为学校提升,为教师成长,为学生发展,为西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