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雁塔校区
今天是 :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读书工程促进我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日期:2016-04-21 点击数:  来源:<a href='/ShowCopyFrom.asp?Cha   作者:校办 

首先,向5位教师在我校第八届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演讲大赛中获得佳绩表示祝贺,同时也对这5位教师敢于走上这个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表示敬佩,对他们交流由美国约翰·杜威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读后的感想、感悟和高屋建瓴的见解和一展风采更是敬仰,值得我们大家分享和学习。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读书工程促进我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今天是我校第八届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演讲大赛,到此我校开展的“师生读书工程”已经5年,学校给大家已经发放了9本文学名著或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求大家至少深阅读了8本,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已经阅读的9本书名?其实,我也忘记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和识记一遍,[美]威尔·鲍温所著的《不抱怨的世界》、肖川所著的《教师成就希望》、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美]罗森塔尔、 雅各布森所著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陈向明所著的《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马英志所著的《影响中国教师的30部外国教育名著》、[英]查理德·怀斯曼所著的《正能量》、[美]约翰·杜威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宋怀常所著的《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我校的“教师读书工程”从2011年开始至今能够坚持开展,首先得益于这项工程有一位好领头人,即教研室主任王吾堂老师。如果说我们的读书工程使你养成了阅读名著和经常翻阅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习惯,那就请你首先感谢王吾堂老师;我们的“读书工程”不仅要求大家阅读所发的书,而且还要求写出读后的点滴感悟,如果因为必须撰写读后的感悟要求而使你养成了时常有动笔挥洒的冲动,那一定和王吾堂老师对“读书工程”认真负责和对大家的高标准要求是分不开的,那就请你再次感谢王吾堂老师;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大赛已进行了八届,在这八届的大赛中,如果你因为大赛才有了走上这个讲坛的机会,因为大赛使你能够和大家交流、分享你的点滴感悟,因为大赛使你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因为大赛使你得到了成长和发展,那就请你再次感谢王吾堂老师的引领和教研室给大家搭建的这个平台。

学生的“读书工程”是由教务处和语文教研组负责,教师的“读书工程”是由教研室负责,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由“教研室”负责?在此,我们再次明确两个概念,即“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的区别。首先,校本教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开展的校本教学研究;而校本研修包括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学校管理研究、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及基本素质素养的提高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校本研修也就承担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重任,教师读书工程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及基本素质素养提高,促使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形式,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教研室的引领下,将我们的读书工程持续的开展下去。

借此机会,我想再和大家先分享以下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个名词“核心素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竹立教授对什么是“核心素养”的诠释为: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素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包括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身心素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教授在《中小学管理》2016年第3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对核心素养,校长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成为各大媒体及网络的热推,关于“核心素养”希望大家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和阅读这类文章,至少做到不落伍。

总之,我们“读书工程”所要求大家必读的这几本书最多只能达到强迫大家养成读书的习惯,鼓励大家不断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展、更新及深化自己的知识,扩大知识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面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任,首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谢谢大家。

2016.4.20

关闭